公司简介 空港新闻
返回
日均防爆检测4000辆“焖蒸”在地下车库的杭州机场保安员
发布时间:2020-08-13

杭州机场国际航站楼前地下停车场防爆进口,没有顶头的太阳,刺目的日光,甚至有些昏暗,但逼仄的空间里,源源不断的车辆尾气管排放出的热量,弥漫的浓浓汽油味,难以流通的空气,使这里成为“滋长”闷与热的隐秘角落。

“空气是热的,尾气是热的,鼓风机吹出来的风是热的,连我们的手持检测仪都是烫手的。”杭州机场防爆检测队长任红霞拿起检测仪说道。

比起热,更难以忍受的是闷。2019年春季开始,因为杭州机场三期施工,地下车库防爆检测点转移到狭长的进口通道内——一个高2.1米,宽度仅容两辆车并排行驶的逼仄空间里。顶上雨棚通道带来的高温,进口通道几十辆排成长队的汽车尾气排放的热量,在不流通的空气中不断聚集与发酵,防爆检测员仿佛时刻在密闭的“蒸笼”中“焖蒸”。任红霞说,“以前在上面时有自然风,空气流通,即使大太阳我们也不怕,挺得住,但这里的闷啊,常常会喘不过气来。”

在这个“蒸笼”中,虽站着不动都浑身湿透,呼吸急促,但工作强度丝毫没有降低。现在是暑运高峰期,加之疫情,平均每天有4000多辆车驶入地库,防爆检测员一手持温度计,一手持检测仪,细致地对每一辆车的前后座、后备箱进行防爆检测,对每一位旅客进行测温。而这样的工作几乎24小时不间断,任红霞说,“最忙是在下午和半夜,特别是夜里12点左右,车辆排起的长队2个多小时也不断,我们要通宵忙到早上7、8点才能得会儿空。”

地下停车场进口的工作不分昼夜,高温也不分昼夜,防爆检测员的衣服湿了又干,干了又湿,昏暗中一束束车灯的照射和流淌进眼睛的汗滴,常迷得他们睁不开眼,也记不清时间。一昼夜里每人检测近千辆车,打开数千次车门,他们深知,只有保障好陆侧交通的安全,才能保证空侧交通安全。(赵欧阳)